2010-11-12 12:38
bunnylai
博客圈 12 11 2010
[img=221,194]http://www.dabaoku.com/sucai/shangwu/jinrongchahua/003ac.jpg[/img]
[b][font=標楷體][size=14pt]因思科預期未來盈利轉差,加上觀望G20結果,美股早段跌幅較大,但低位有支持。低息環境在未來幾個月維持不變,資金要尋找出路,中線大漲小回格局不變,現時大市現正在整固,隨時可以在24200-24800上落幾百點,指數期權新開倉最好小注long怡情。減少貼價short。[/size][/font][/b]
[b][font=標楷體][size=14pt][img=600,341]http://img.hkheadline.com/headline/blog/album_photos/31/35/22339/2/201011120714559303_600w.jpg[/img][/size][/font][/b]
[b][font=標楷體][size=14pt][img=594,898]http://img.hkheadline.com/headline/blog/album_photos/31/35/22339/2/201011120715263265_600w.jpg[/img][/size][/font][/b]
[font=標楷體][size=14pt]
[/size][/font]
2010-11-12 12:41
bunnylai
受害股 - 陸羽仁
美股開始有少少細浪,全球最大互聯網設備製造商思科(Cisco)業績同預期都令市場大失所望,股價勁插近一成七;葡萄牙、愛爾蘭以及西班牙等國嘅違約擔保成本再創歷史新高,市場對歐元區債務危機的憂慮升溫,科技及金融股下挫,拖累美股下跌。
杜指一度跌過126點,尾市好番啲,跌幅收窄至74點,報11283點,跌幅 0.7%;標普500指數收1214點,跌5點或0.4%;納指挫23點,報2556點,跌幅0.9%;杜指期貨最新報11232,較現貨低水51點。「恐慌指標」VIX指數無大變化,顯示投資者情緒仍然穩定。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偏軟,ADR港比指數收報24603點,比香港收市低98點或0.4%。匯控收85.78元,比香港收低1.1%,中移動收80.52元,比香港低0.4%。
思科業績真唔係幾掂,股價勁跌3.97美元至20.52美元,插水16.2%,公司市值一日內蒸發了近240億美元,認真嚇人。思科業績不如市場預期,剛過去1季每股純利0.34美元,營業額升19%至108億美元,去年同期每股純利都有0.3美元,增長不大令人不滿意,更令市場憂慮嘅係其預期11月至明年1月的營收只有3至5%增長,少過市場預期一半以上。思科表示業績差主要受各地政府削減開支影響,美國政府的訂單減少了一半以上,日本及歐洲等地政府的生意亦唔掂。思科發出的盈警令人震驚,這使到投資者憂慮,思科的問題唔係個別公司問題,而係整體經濟都有問題。美國政府收緊開支,大幅削減電腦網絡上的消費,這表示其他公司及其他行業都會面對同樣的問題。
SICA Wealth Management總裁Jeffrey Sica表示,「一家重要的科技行業巨頭發出這種預警,讓整個市場感到非常擔心,要知道思科公司的營收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出口。而長期以來,美國企業的出口都被視為業績增長的一個重要來源。」
投資者對思科的憂慮亦擴散至科技股其他巨企。杜瓊斯科技指數下挫1.8%,遠遠跑輸大市。戴爾電腦(Dell)跌3.9%,HP挫2.4%。波音飛機跌2.9%、IBM跌近1%。杜指昨日的七成跌幅來自波音、IBM與思科這三家公司。
另外,歐洲債務危機又有啲火苖,葡萄牙、愛爾蘭以及西班牙等國發行的政府債券提供違約擔保的成本再創歷史新高,令市場對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憂慮再度升溫。歐元兌美元再試近期新低,跌至1.36歐元兌1美元。令美匯指數重上87.8水平。金融股受壓,美銀及摩根大通齊挫逾1.5%。
通脹高升,有兩方面和投資相關的影響,第一逼人投資,因為錢愈來愈唔值錢。第二令不少行業做生意的成本高漲,再唔係咁易賺錢。我今日在專欄講到大家樂真係「大家鑊」,都可以再講講。
我經常同大家講,買一隻股,要換腦思維,要從公司做生意的角度出發,睇吓佢盤生意容唔容易做,好唔好賺。如果我換咗大家樂主席陳裕光個位置諗盤生意,真係發覺唔係咁易做。
首先係成本大升。陳裕光講快餐行業成本最大部份來自食材,佔 28%,其次是人工佔 22%,租金佔 15%,佢話近月食材已加價 5%。我按佢提供的數字推算,單計食材的因素已令總成本升1.4%,可能已係4、5千萬的數目。人工又要加,陳裕光話因應明年5月推最低工資,佢想逐步增至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減低一步到位的陣痛,大家樂早前宣佈扣飯鐘同時加時薪 2至 3.5元,集團額外增加 每月40萬元開支(即是480萬一年,但讓步再俾咗飯鐘錢,開支會再大一點),但若進一步將員工加薪至法定最低工資水平,以 28元時薪為例,額外開支達 1.2億元。
我按陳裕光講的數字去估,幾種成本加埋全年影響增加開支2億以上。係唔係咁易增加收入、特別係以加價去填補呢? 我去幾個商場實地調查,最有意思的一個發現是大家樂在自己無乜舖的地方開一粥麵,用一個「搭餐」的方式,變相減價狙擊對手,即係買一個餐加8元、10元買多一樣主食,慳慳地夠兩個人食,即係話兩個人或以上去食,如果唔係咁大食,用買搭餐的方式,可以慳一兩成錢。隔籬美心MX俾一粥麵搶得兩搶,早餐又用「搭餐」方式迎戰,換言之爭爭吓兩間都減咗價。
所以我估食材價高企,成本上升,唔係咁易全部轉去消費者身上,因為你加得多,自有人用平價的方式來競爭,令你加價但賣貨數量減少,削弱加價效益,即使佢地自己都係用緊咁樣方法用不同品牌和對手競爭。
所以一個結論,在食材、租金、人工三高下,做快餐零售的集團,能維持高盈利都已經好叻,要有盈利增長一啲都唔易。即使內地開緊分店,面對內地快餐業的競爭,亦唔易賺大錢。
高通脹逼人買股,但要小心,唔好買咗啲高通脹受害股。要每個行業睇睇,通脹對佢成本影響有幾大。好似思科,單係一樣政府訂單大減,都有排佢捱,唔係咁易轉身。
2010-11-12 12:42
bunnylai
拒絕再玩
噤啱又剛剛立冬, 運勢轉了一轉; 最重要係QE2本應製造更多資金, 對美債有利, 但美長債(下圖)為期一年嘅牛市居然逆轉 - 相信大戶已經開始出貨.[img=600,366]http://img.hkheadline.com/headline/blog/album_photos/33/45/209709/0/201011112332483397_600w.jpg[/img]
所以我已將個倉33%平倉, 預留番D現金買磚頭. 宜家噤睇嚟12月/1月可能真係有調整俾個機會我再入貨.
[img=600,237]http://img.hkheadline.com/headline/blog/album_photos/33/45/209709/0/201011112332243389_600w.jpg[/img]
個倉細咗, 可以唔使日日睇住. 除非個市有大變化, 否則都唔會再做交易, 呢個blog都唔使日日update, 好好休息下年再嚟過! 回想番09年頭, 當時身家輸到唔夠100萬, 月租$6,000住上環三百呎舊樓, 份工又唔知做唔做得長... 就因QE1令我喺股市賺咗D錢, 令我可成為業主. 之後透過私人貸款/稅貸不斷買樓. 到2010年再加按D樓嚟炒股, 又好彩遇到QE2... 到2011年又係時候回歸樓市! 今年死慳死抵下, D私貸/稅貸已還得九九十十. 已有唔少銀行最近call我借稅貸, 息口比上年仲低! 不過我反而唔係太想借... 宜家銀行credit好嚴, 我怕借咗會影響上會.
2010-11-12 12:42
bunnylai
G20在即, 匯控(0005)好炒作!.
又來到打工仔最期望的Happy Friday. 今晚各位可有什麼節目? 筆者自從全職寫作之後, 字典已消失了Happy Friday這個字眼, 就好似暑假這個Terms咁, 好耐都冇出現同感受過.
今日<新Monday>出版新一期. 今期我專欄講買樓, 寫得都幾好笑的.. 有興趣買本比 d comment.
G20峰會今日於上海開幕, 貨幣政策是主要焦點所在, 影響股市後市發展. 人民幣匯控問題, 美元弱勢. 且看對後市產生什麼變化.
杜指昨晚再回吐, 下挫70多點見11284點收市, 心水清的讀者該會記得我預計杜指回吐至11250點. 昨晚己達標, 後市該見升, 今回且看11600點破關. 美股和港股一樣, 正步牛市中.雖然, 美國本土問題完全沒有Change. 奧巴馬的改革口號最終Change 唔到呢咩野, 只係佢支持度真的Change了.
匯控(0005)[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 近日出現炒作, 底位$85.8左右, 高位$87, 暫牛熊睇住呢2個位炒, 向上或向下突破都有$4水位, 故要嚴守止蝕, 如持正股, 不用理會, 匯控大落後如不幸回見$82水平. 該要入貨, 反而係機會.
組合中, 我某些股票暫時沒有機會向上的, 只會略略帶過, 或中長線部分的股, 因我會持之半年以上, 故除非展大升浪. 否則少提.
短炒中, 蒙牛(2319)[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 續弱勢, 守$21.8唯有待機.
中聯通(762)[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 終捱完價, 股價重拾動力, 暫以$11.8~$12作反彈目標, 筆者錯誤估計Iphone的商機, 郤錯誤忘了要下年度才開始反映. 姑勿論, 聯通技術走勢呈突破.
春天(331)[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 回吐, 這股令人真氣結, 在大好形勢下竟打回原形. 暫又要捱.
昨入手的華彩(8161)[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 , 筆者以3年頭, 10年圖等看, 現股價將呈突破, 且幅度甚大. 但主要股東的減持令我有點保留. 另Follow up御泰(555)[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 . 筆者認為P.E較同業第一視頻(82)低. 現抵買, 可看$0.96.
安踏(2020)[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 , 361度(1361)[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 弱勢已變, 這2股很快會為我帶來利潤.
堡獅龍(592)[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 不追回Joyce(647)[img=15,14]http://blogcity.me/images/shareDetail02_btn.gif[/img] p.e. 筆者只持有.
2010-11-12 12:46
bunnylai
決戰 CPI
歐債危機若隱若現, 美元上升、金價下跌, 令到港股下跌兩天。
這兩天市場盛傳國內加息, 港股才借勢調整。昨天人民銀行宣佈上調存款準備金 0.5%, 今天市場焦點一定是國內公佈 CPI 數據。
在資金泛濫的情況下, 股市下跌的幅度有限, 如果港股要跌至《提防金價短期見頂》文內說的 23,800 點或以下, 必定是一下子到位, 絕非掙扎三、五天的慢慢下跌。
今天國內公佈 CPI 數據, 假如通脹接近或到達 4%, 則肯定國內必然加息, 對中港股市衝擊較大。若是今天港股依然維持窄幅上落或小幅度下跌, 股市可能隨時來一個大反彈。所以, 今明兩天當港股再下跌二、三百點, 大家應該準備入第一注貨。
資金泛濫推動股市上升, 買甚麼股份都問題不大, 如果沒有任何頭緒, 大家可以參考《提防金價短期見頂》文內提到的股份, 選擇跌幅較大的來買入。下跌越厲害, 反彈愈驚人!
另外提醒大家一點:今期 2601 中國太保當紅, 如果股價跌破 33 元, 可以買入, 目標價看漲至 36 元至 40 元。
11 月較看好 941、857、883 和 2601, 相信表現不俗!
2010-11-12 12:47
bunnylai
平安保險.
[img]http://a367.yahoofs.com/hkblog/G9qPswuRGxoAjkVjcnY-_7/blog/ap_20101111074631810.jpg?ib_____Dlh.vIwvb[/img][img]http://a367.yahoofs.com/hkblog/G9qPswuRGxoAjkVjcnY-_7/blog/ap_20101111065122341.jpg?ib_____DxA01bupW[/img]
我在上兩篇文章,已經用我買入盈富基金(2800)與建行(0939)的實例,說明長揸股票跑贏大市的簡單技巧,只要你的智商有80或以上,聰明才智略高於一個白痴仔,都能夠學以致用,並可以成功致富。如果是坊間散戶,經常被傳媒、財演、財棍等誤導,以為股票投資就等同炒出炒入,實在無可奈何。但可惜有群財棍與一眾二打六,經常睇我文章,眼見實證如山,還夠膽引誘無知散戶參與投機賭博,死不悔改,如果唔係智商連白痴仔都不如,就係別有用心,其中當然包括無良莊家、講股神棍、輪商推銷員與券商打手等等。大駡一頓之後,文入正題,今日我又再舉平安保險這個跑贏大市的實證。
我在05年開始收集平安保險(2318)股票,05年入了1萬5千股,平均入價為$13.25,之後平安在07年曾經上過百二蚊,我也沒有沽出,08年平保因收購富通一役,帳面虧損超過兩百億人民幣,當時持有平保的散戶都風聲鶴唳,並沽出手上平保股票換入中人壽,我卻反其道而行,在$52-$54區間再入3千股平保,到今年,平保又再次進取,並成功以換股與廿億現金,收購深發銀行,令平保成為一間保險、銀行與投資並兼的國內金融超市機構,投資人又反過來沽中人壽買平保,昨日平保股價升超過4%,收$93.45,是07年以來的高位,我認為07年百二蚊的高價並不是頂,複利增長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只要耐心持有,四百蚊的平保指日可待。
2010-11-12 12:48
bunnylai
買樓8大誤解(2010/11/12).
[size=2][color=#0000bf]買樓8大誤解
1. 我可以係跌市買樓
一再強調,大跌市時雖然樓價平,但買樓第一炮所需的資金唔會按比例大幅減少。大跌市為何會出現?因為有大量業主賤價割愛。為何賤價都要賣俾你?因為冇水。冇水點解唔問人借?因為銀行閂水喉。大家必須記住,大跌市的出現,一定配合銀行閂水喉。如果好似而家咁,打2個電話就借10萬,點解要賤賣層樓俾你?因此,在大跌市時買樓,你必須有心理準備估唔足價,同埋連7成都做唔到。例如200萬跌剩100萬,但銀行只肯估80萬,兼只肯做6成,那麼你就要嘔52萬。如果你係諗住用10萬經MC上呢個100萬盤,可以返屋企訓覺。
還有,要係大跌市時買平樓,你要有好多現金。我強調係現金,唔係股票或其他需要變賣既資產,因為你既股票係大跌市時一樣會下調。
估價8折做6成,係非常樂觀保守的估計數字,事實上,在08金融海潚時,部份銀行在簽按揭契前突然終止申請,1成會都唔俾上既個案真係發生過。另外,除非閣下係公務員,否則在大跌市時好難保証收入不會下跌。
結論:你需要持有目標樓價50%以上的現金。
2. 樓價一定會下跌
樓價在短期內有上落是事實,但另一個更重要既事實係,以30年為觀察期的話,樓價只會上升不會下跌!03沙士價是香港近十年最低價,美孚的03呎價約為1600,但1600這個賤價仍然係美孚入伙價的10多倍!事實上,某時期的低價,通常都會比上一個時期的高價還要高。等樓價爆破的朋友,要有心理準備爆破後的樓價和今日的價其實差不多。
因此,如果你係用家,諗住長住20~30年,只要供款係能力範圍內,就算97年買樓一樣冇問題,因為樓價升跌不會影響你一早已計劃好既供款,20年後樓價一定會超過買入價(請對比1983及2003的樓價)。
結論:以20~30年長線睇,樓價一定升。短期升跌只係為炒家而設。
3. 遲早會加息
講得呢句說話,即係話而家息平。係人都知遲早會加息,但重點係息口仲平既時候你還左幾多本金?房貸好公道,本金少左,息會按比例減少,係低息環境下你可以好輕易就還幾十萬本金。即使加息,對你的實際影響極微。
結論:趁息平多還本金,點會怕加息!
4. 供30年樓係樓奴
我寫包單,講得出呢句說話既人學歷不會超過小學6年級。世界上所有銀紙現在均以每30年跌95%的速度貶值,簡單來說,30年後港幣的購買力,和現在的日圓差不多,即是說,今日我借港幣100萬,還到第30年就變左100萬yen。當然,中途你係有不斷供款,但你每期供款的購買力都會貶值,變相你可以用貶值後的貨幣購買未貶值的資產。幻想一下你可以用今日既身家,坐時光機回到1980年買當時既樓。因此,30年的供款期內,供款壓力係會越來越低,因為你的債項不斷貶值。頭10年是最艱苦困難的,中間10年可以有閒錢去下旅行,後10年供款比飲茶錢還要低。
結論:供樓係會越來越輕鬆
5. 唔買樓可以租
供樓壓力會隨時間減弱,因為你用未來貶值後的錢,去還今日未貶值的錢。但租金就相反,你一定要用當時的錢去還當時的錢,即是說,當供款金額固定下來,租金卻係會隨時間不斷上升,例如貨幣每30年下跌95%,租金就會同樣以每30年升20倍的速度上升。當然,這是假設沒有加息。但即使有加息,亦不見得租樓會有著數,因為業主會按成本加租,冇死錯人。
租樓的另一個問題係,你和業主的財富差距越拉越大,假設今天你和業主身家都係100萬,租了2年樓洗左20萬,你的身家變成80萬,業主就120萬,差距係40萬,亦即你現有身家的一半。當然,你投資有道,可以用呢80萬本金賺超過40萬,則另作別論。但假如你唔投資,純做租客,你會白白將日後入市上車既資金送俾業主。租金回報5厘知唔知即係點解?即係話你租20年的話,你就送左層樓俾業主。多謝夾承惠。
結論:年輕人應該同阿媽住,省回租金支出。要2人世界可以租時鐘。
6. 生活質素唔可以妥協
好多人唔接受舊樓、單幢樓、大西北,話唔會為上車而降低生活質素。請讓本人告訴你一個殘酷的事實,如果你的能力只能買舊樓、單幢樓、大西北,你冇資格講質素。如果你係打工仔,每日可以係屋企既清醒時間唔會超過6小時,有乜質唔質素?訓到朝早11點,然後先考慮今日返唔返公司打點一下,呢d就叫質素。
結論:先講資格,後談質素
7. 炒家炒高樓價
錯!實際係「買家買高樓價」。冇炒家唔代表用家會平賣俾你,有人肯接炒家貨,代表炒家有眼光,估計到未來樓價有水位,係先有購買力後有炒家。其實有買過樓都會知,買炒家貨好買過用家貨,議價空間比用家盤大,因為炒家係做生意,計好個ROI唔怕平少少賣俾你,但用家就皇帝女唔憂嫁,大不了住多2年先賣。再者,炒家買完一定賣,穩定供應,用家就有入冇出,炒家有時反而會有調低樓價的平衡功能。
結論:自願的價就係市價
8. 市區樓抗跌力強
抗跌力是大跌市時業主繼續供款的能力,因此,以下類別的物業抗跌力一定強:
一、 大部份業主已供斷的屋苑(沒有供樓壓力)
二、 大部份業主的買入價都很低(供樓壓力極低)
三、 業主真係好有錢(沒有收入壓力)
因此,老牌屋苑(第1類)、新界100萬上下的物業、半山豪宅的抗跌力一定高,其中半山豪宅最強。而老牌屋苑如太古城、美孚新村都位於市區,故產生抗跌力強的假象。
以下物業抗跌力最弱:
一、 被發展商食盡溢價的一手樓
二、 業主多數是高收入打工仔(一旦失業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同樣人工的工作)
三、 入伙日期接近爆破日期的物業
此三項條件可以同時出現。[/color][/size]
2010-11-12 12:48
bunnylai
買債不均 扭曲債市-王冠一
美國本周拍賣合共720億長債,市場反應迥異。周一拍賣320億三年債。市場需求仍足;其後拍賣240億十年債,市場反應已欠熱烈;到周三拍160億30年長債時,更遭市場冷遇,中標息率達4.32%,乃5月以來新高外,認購倍數只有2.31倍,亦是去年11月以來的最低倍數,低於過去十次拍同期債平均2.5倍。
市場脈博隨着拍債起伏,於30年拍債有結果後,債價全面下挫,不同年期孳息紛紛急升,兩年孳息曾經見過0.48%,乃9月17日以來最高;十年指標孳息升抵2.79%的近3個月最高水平,而30年孳息更觸及4.33%的半年新高。孳息飆升,美元受息差收窄所提振,兌歐元和日圓均升見1個月新高,反映美元強弱的美匯指數亦一度重越78關口。其後美債有買盤趁低吸納,孳息回落至周二收市水平,美元強勢亦登時逆轉,美股則扭轉盤初跌勢,三大指數收市時均倒升。
聯儲局上周正式公布QE2出籠,並透露購買國債的細節後,債市出現反常走勢。正常來說,聯儲局增加購債,會令供應減少,供求因素導致價升息跌,歐洲公共債務危機持續惡化,亦利好債市表現;但過去一周,不論長息與短息均告上升,兩年孳息上周四仍見過0.3%紀錄低位,現時已升至0.43%,30年孳息則由4%邊緣上升了1/4厘。
自從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於8月底的央行年會上稱經濟復蘇力度遜預期,或有需要加推新一輪量寬後,債市便呈兩極化走勢,短債孳息迭創新低,長息則穩步回揚。兩者的差距亦越拉越闊。30年孳息由8月26日的3.53%升至4.25%,債價下跌了12.5%,其間十年孳息僅由2.5%升至2.657%,令十年與30年孳息差擴大至逾159基點紀錄新高。雖然30年長債今年至今回報達9.9%,仍跑贏整體債市的8.1%,但亦已水瓜打狗,不見了一大截。
出現截然不同走勢,主要是QE2的推行導致通脹預期上升,對長債打擊大於短債,而聯儲局的QE2分佈不均,購債主要集中兩年半至十年的國債,比重高達86%,十年以上國債回購比重僅佔6%,亦令投資者捨長取短。美債下跌,還因為近日美國數據表現大多較預期理想,增加了市場的風險胃納,避險需求下跌,間接影響債市表現,而不少企業趁低息發債集資,過去一周集資額便高達420億美元,由於回報較國債吸引,不少投資者或改投企債,又或者沽國債買企債進行套戥,亦促使孳息逆勢回揚。
紐約聯儲銀行已公布未來個月購債詳情,周五正式啟動的QE2,未來1個月幾乎天天入市購債,僅於下月底感恩節前後按兵不動。合共買債18批次,涉及金額1050億,當中5次為長於十年的長債,4次為購買30年國債,購買上限為90億美元。至於聯儲局會否因應數據好轉而縮減QE2的規模,現時難有答案。
2010-11-12 12:57
bunnylai
投資筆記歸納犯錯模式.
之前提過,勤寫投資筆記,有助提升功力。「知啦,煩氣!但係點寫,先最有用?」
借用《我比別人更認真》的理論,自我評估的重點之一,是找出犯錯原因。寫投資筆記,重點不是自我評價:做得勁好?還是好差?而是從過去的行為,歸納出犯錯的模式[font=Calibri](pattern[/font],例如次次贏就贏粒糖,輸就死溝輸到爆廠[font=Calibri])[/font],和背後技術、心理相關的原因。即是:「今次原來衰在[font=Calibri]XX[/font]上,下次我可以做[font=Calibri]XX[/font],贏面就會高[font=Calibri]D[/font]。」
反觀大部份人,畢生平凡,多因認為犯錯之源,在人不在己,非己之力,所能扭轉。點解炒賣、投資成績慘不忍睹?「香港多老千!大戶太狡猾!」所有因素,都非自己能掌握。記得看過行家的訪問:「唉[font=Calibri]…[/font]我個[font=Calibri]fund[/font],生不逢時,海嘯後恒指反彈後先開到。」嗰班海嘯中,怒濤孤舟的基金經理,面對恒指單月跌[font=Calibri]10,000[/font]點,[font=Calibri]S&P500[/font]一日郁[font=Calibri]10%[/font]的絕天滅地波幅,不是更「生不逢時」?炒嘢要講到時運八字,自求進步,無異緣木求魚。
投資筆記,應取法乎飛機的黑盒[font=Calibri]([/font]安全記錄儀[font=Calibri])[/font]。一部飛機,有兩個黑盒,一個記錄數據[font=Calibri](data recorder)[/font],另一則記錄機艙通話[font=Calibri](cockpit voice recorder)[/font]。同樣道理,投資筆記,也可分為兩部份:交易明細[font=Calibri](trade log[/font],如日期、買入賣出價[font=Calibri])[/font]和情緒變化[font=Calibri]([/font]自我心理對話[font=Calibri])[/font]。
先交代交易明細那部份。借用商業顧問[font=Calibri]Rob Yeung[/font]新書[font=Calibri][color=#677680]The Extra One Percent: How Small Changes Make Exceptional People[/color][/font]的工具「轉捩點分析法」[font=Calibri](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 CIT)[/font],焦點不在自我評價、自以為是的勝敗關鍵,而是逐日逐日拆解做過乜嘢[font=Calibri](moment-by-moment actions took)[/font]?曾經諗過邊幾個策略和選擇[font=Calibri](options/ strategies considered)? CIT[/font]大有來頭,源自二戰時,美國空軍急速擴張應戰,大量機師受訓時,炒機身亡。軍部希望機師入伍前,便能精確評估其能否應付訓練?原先做法,是教官解釋為何革退某人,但報告的理由,如「無天份」和「判斷力差」,實太虛無縹緲,應用無從。用了[font=Calibri]CIT[/font]後,不論高手庸手,一律要交代建功或中棍經過,有咁詳細,得咁詳細,審犯咁審。後來發覺,事出必有因,行動定成敗,皇牌殺手,跟黃口孺子,行為大有不同。循此思路,揀人、訓練水平提升,不在話下。
想從交易明細,歸納出犯錯的模式,可從以下五大範圍入手:注碼管理[font=Calibri]([/font]如槓桿太大,輕微逆轉就要斬倉[font=Calibri])[/font]、時機掌握、工具選擇[font=Calibri]([/font]如選股心法、極端波動用期權不用期指[font=Calibri])[/font]、交易策略[font=Calibri]([/font]如炒股價動力[font=Calibri]momentum trading[/font]或價值投資[font=Calibri])[/font]和執行能力[font=Calibri]([/font]如用網上平台減低佣金支出、避免成日手快快落錯盤、戒用市價盤[font=Calibri]market order[/font]等[font=Calibri])[/font]。只有記錄清晰詳細,心態正確,犯錯模式,必渐浮現。改之,進步可期。
正是:「盛衰豈無憑籍,蒼茫誰主浮沉?沒有生不逢時,只有技不如人!應求自握命運,筆記歸納錯因。」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